中医在治疗疾病时,强调辨证论治,对于直肠癌也不例外。通过对患者症状、体征、舌象、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,中医将直肠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证型,并针对不同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 1.湿热下注型 此型患者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,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,里急后重感明显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其病机主要是湿热之邪蕴结肠道,导致肠道气机不畅,气血瘀滞。 2.气滞血瘀型 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拒按,腹部可触及肿块,大便形状变细,或有便血,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弦涩。此证型多因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气机阻滞,血行不畅,导致肠道气血瘀滞而成。 3.脾虚湿困型 患者可见大便溏薄,或有黏液便,腹部隐痛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舌淡胖,苔白腻,脉濡缓。这是由于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水湿内停,湿邪下注肠道所致。 4.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溏薄,五更泄泻,形寒肢冷,腰膝酸软,腹部隐痛喜温喜按,舌淡胖,苔白,脉沉细。此证型多因久病迁延不愈,损伤脾肾之阳,导致脾肾阳虚,温煦失职,肠道失于温养。 5.肝肾阴虚型 患者常有大便干结,便中带血,五心烦热,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盗汗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这是由于肝肾阴虚,阴液亏虚,肠道失于濡润,虚火内生,灼伤肠道脉络所致。 (责任编辑:广州御和堂中医) |
|
|